服务热线

本行动态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本行动态 > 正文

定远农商银行:政银携手 畅通便民生活

发布时间: 2023年07月21日 10:46 访问人数:

“没想到现在都这么方便了,在农商行也可以自助打印个人公积金贷款结清证明,放在以前,我肯定要跑到行政服务大厅办理,人多还要排队。”刚办完业务的张先生高兴地说:“我还要再跟同事们说说农商行能办理政务事务,免得他们以后跑冤枉路”。

这是定远农商银行推动网点转型、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的一个缩影,也是政银合作模式的一个新举措。今年以来,省联社和省数据资源局深入合作,推进自助服务事项整合集成,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办事需要,以“一次开发、多端赋能”为目标,会同大数据,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,分批对智能柜员机加载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开发。定远农商银行是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第一批试点行之一。目前已有41家网点共42台机器设备开通此功能,覆盖全部乡镇。群众在一个网点、一台设备即可享受政务和金融双服务,有效减少群众跑动次数,提升业务办理效率,真正实现“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事”,进一步解决基层群众“办事远”和“办事难”问题,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。

一、抢抓时间,协调配合完成功能加载

7月,根据省联社关于智能柜员机增加政务服务功能的通知要求,定远农商银行高度重视,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与县数据资源局沟通联系,申请开通设备账号。数据资源局紧密配合,经过2天的集中配置,完成了42台设备的全省通办信息配置工作。积极与设备厂家联系,经过设备安装、调试、验证等环节,7月18日全部开通运行。

 

(政务服务功能开通)

二、精准投放,不断延伸便民服务触角

为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,本行扎实推进“便民服务”建设,充分发挥点多面广、服务半径短、自助设备资源覆盖城乡的优势推动“金融+政务”的融合。目前,全行53家网点已布放51台智能柜员机,占比96.23%,计划本年实现全覆盖。根据省联社工作推进,对其中42台智能柜员机增加了政务功能板块,满足群众不用到行政服务大厅就能办理行政事项的需求,解决群众办事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、信息多跑路,不断延伸服务触角。

三、功能覆盖,汇集日常办理高频事项

立足办事群众需求,本次第一批上线功能涵盖了健康医疗、社会保障、公积金、房产权证、交通驾驶、职业资格、民政服务、文化宣传等8大类共38项(其中查询类15项、办理类13项、打印类10项)。包括出具《参保凭证》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、出具个人公积金缴存证明、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服务、道路从业人员考试记录查询等高频政务事项。上线后,广大群众到本行智能柜员机不仅可以办理存、贷、汇等常规金融业务,还可以办理政务服务业务。给广大群众,尤其是乡村居民和外出新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,突破了办事时间与空间的限制。

8大类38项功能

四、发挥优势,更好满足业务办理需求

(一)发挥服务优势。为更好地服务政务客户,本行强化完善轮值大堂机制方式,强化网点政务服务引导职责,营造良好的大堂服务环境和秩序,确保政务服务推广、指导工作落到实处。同时,将政务服务纳入网点标准服务体系,结合政务事项服务客群特征,对员工开展多渠道、多层次培训,提升员工在应知应会、引导咨询、业务操作、服务话术等方面的技能。

(网点人员指导客户使用政务功能)

(二)发挥便捷优势。本次增加政务功能,以亲民友好的界面、方便快捷的操作,为客户提供更加开放的用户体验。客户无需再排长队,通过刷身份证、扫安康码或输入银行账号,即可随时调用政务功能。按照界面步骤提示,选择自己所需服务项目。不受设备功能区域限制,也不用奔走在各个柜台之间,一机即可完成业务办理。真正实现办事企业和群众“只进一扇门”“只用一设备”就能办理所有业务。

(三)发挥安全优势。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,网络诈骗方式呈现多样化,智能柜员机与政务事项对接采用专线模式,严格控制后台可访问的网络地址,确保设备不被恶意程序植入。此外,网点人员具有丰富的防网络诈骗经验和能力,功能开通前分批组织员工培训网络诈骗知识,为网点政务服务的安全性建立双重保障。

(网络诈骗知识培训)

五、政银携手,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

政银合作是深化“一次办好”和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措施。政府借助农商银行网点数量多、覆盖广的优势,为群众打造“全链条”政务服务环境;农商银行通过引入政务服务,丰富网点功能,进一步改善客户体验,为网点业务发展带来新契机;而银行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顺利“通车”,满足了广大群众更加就近、便捷实现政务、金融服务的需求。

下一步,定远农商银行将锚定自身发展定位,进一步坚持“服务‘三农’、服务小微,服务县域经济”的市场定位,以推动网点转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紧跟发展步伐、紧贴用户所需、紧扣市场所用,不断优化空间布局、功能设置、服务理念,持续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